其他
央视纪录片《中华文明》:屹立5000年的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建议收藏)
1803年,拿破仑指着地图说:
这里有诗经的风雅、也有楚辞的浪漫,有杜甫的沉郁,也有李白的洒脱;
有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鹊华秋色图,描绘出祖国山河壮阔的模样;
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二十四史、四大名著,书写着华夏文明不朽的篇章;
这里还拥有数之不尽的文化遗产:
故宫、孔庙、兵马俑、莫高窟,剪纸、书法、篆刻、印刷,京剧、昆曲、呼麦、皮影,珠算、织锦、针灸、陶瓷。
有人曾说过,中华文明的星火只要点燃,五千年的智慧必将让这个世界震撼。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这部纪录片《中华文明》,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
5000年前,黄河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黄帝和炎帝,从此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自称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同时他们研究出的制陶、建筑等高超的技术,令人叹为观止。龙山文化的黑陶,“黑如漆、薄如纸”,有“蛋壳陶”之称,还有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华山的仰韶文化,半坡、红山、河姆渡文化等等。
青铜治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1500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 在中国发现的青铜器,不管是数量、种类,还是精美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与青铜器同样辉煌的,还有商代殷墟甲骨文,它使中国历史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时代。
世界上其它地区的青铜文明是以礼器和乐器为主,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用于管理国家。 在礼乐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中国古代各区域的文化开始了大融合与大统一的进程,礼乐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中华大地上曾有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无畏的勇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试图创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 他们倡导发起了学术争鸣,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理性时代,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长河,开始奔流不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成为千古一帝。 到汉武帝时代,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达到空前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在大一统的国家里,各民族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共同造就了秦汉大一统文明,其辉煌的成就,一直是东方文明的骄傲。
魏晋时代的每一个文化大家的思想里都充溢着浓烈的玄学气息,自由洒脱的玄学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也从写物层次升华到了写心层次。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 以顾恺之为代表的写实画派; 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 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佛像造窟艺术; 这些都成为中华文明历史上的永恒经典和世界艺术史上不朽的瑰宝。
文学在整合中创新,在传播中升华。民族大融合,南北大流通,中外大和合,儒、释、道各种思想与学术大交汇,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隋唐时代的中国生机勃勃,自信而宽容,以气吞日月的磅礴声势,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锐意求新的创造精神,营造出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绚丽多彩的辉煌时代。
继汉唐盛世之后,到了宋代,中华文明的科学技术成就,一直领先世界,那时涌现出一大批博学善文,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他们把中国古代科学带到了灿烂辉煌的顶峰,令后世的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 那些勇于探索的人们,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密布在中华文明浩瀚的科学长空,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华文明发展到500多年前的明代,创造了无数手工业制造业的传奇,在建筑、造船、制瓷、纺织多个领域创造出无数“中国制造”的产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为中华文明和人类世界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由于明朝末期的长期战乱,导致水利工程严重失修,黄河堵塞严重,一到雨季,水灾便泛滥,延至运河、淮河、洪泽湖一起成灾。 康熙元年至16年,水灾竟然有67次之多,严重威胁国家稳定。国家下决心要整治洪灾。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水灾基本消失。 水灾的消失,带来的是国家的凝聚力,边疆的稳定,经济的不断繁荣。 随着国家的稳定,各种农业政策,文化思想开始发展起来、政治、经济、外交,清朝在各个方面都在康熙年间有了重大发展。到乾隆年间,清朝已经占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及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或许,我们的国家仍旧不完美,但是有这么多深爱祖国的华夏儿女,我们一定能走向强大。
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点亮“在看”,分享给朋友们,纪录片《中华文明》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看看!